点击跳转首页
清除搜索结果
扫描下方打开小程序

问答题

场效应管栅极几乎不取电;而三极管工作时基极总要吸取一定的电流。因此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比三极管的输入电阻高。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关联题目

问答题
利用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可构成带阻滤波器,要求低通滤波器的上限频率fH和高通滤波器的下限频率fL的关系为()。
A、fL>fH 
B、fL C、fL=fH
D、任意
单选题
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单选题

图中稳压管VD1、VD2的稳定电压分别是5V和9V,则输出电压Uo为()V。
问答题
场效应管栅极几乎不取电;而三极管工作时基极总要吸取一定的电流。因此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比三极管的输入电阻高。
正确
错误
问答题
石英晶体谐振于fp时,相当于LC回路的( )。
A、串联谐振现象
B、并联谐振现象
C、自激现象
D、失谐现象
单选题
问答题
在N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三价硼元素可以改型为P型半导体。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在下列四种反馈组态中,能够使输出电压稳定,并提高输人电阻的负反馈是()。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压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流串联负反馈
问答题
电容滤波要将电容与负载电阻并联,电感滤波要将电感与负载电阻串联。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A、只有一个功放管
B、静态电流过大
C、管压降过大
D、电源电压低
单选题
理想情况下,下列器件中对直流信号相当于断路的是
问答题
只要静态工作点位置合适,交流信号就一定不会进入非线性区。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交流负载线和静态工作点无关。
正确
错误
问答题
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是通过()实现的。
A、温度补偿元件
B、Re引入的负反馈
C、电路的对称性    
D、降低静态工作点
问答题
为实现阻抗变换,使信号与负载间有较好的配合,放大电路应采用()耦合方式。
问答题
集成运放一般分为两个工作区,它们是()工作区。
A、线性与非线性 
B、正反馈与负反馈 
C、虚短和虚断 
D、同相和反相
问答题
某晶体管在IEQ=4mA,UCEQ=6V时的参数为β=150,rbe=1kΩ,fT=350MHz,Cb’c=4pF,则gm约为()ms。
A、6.5
B、153.8
C、88.7
D、230.8
问答题
有关BJT混合参数模型,即h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多选)
A、该模型不能分析直流信号
B、只要静态工作点在线性区,h模型就成立
C、模型中受控电流源的方向必须与ib方向一致
D、该模型对信号的频率没有要求
问答题
普通二极管也可以稳压()。
正确
错误
问答题
一个带宽是0.1Hz~10MHz的宽频带多级放大电路,应采用()耦合方式。
A、直接    
B、阻容    
C、变压器  
D、光电耦合
问答题
任意两个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其输入电阻都比单管的输入电阻大。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共射-共基组合电路中,此组合电路的上限频率主要取决于()电路。
A、共射接法
B、共基接法   
C、共同确定      
D、不确定
单选题
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容对信号而言均可视作短路,则电路中的级间交流反馈组态为()。
判断题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问答题
电流源如图所示,已知Io=10μA,+VCC=5V,-VCC=-5V,IR=1mA,UBE=0.7V,则电阻R=()kΩ。
问答题
在高频电路中的检波管通常采用点接触型二极管。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在分压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中,Re取值越大越好。
正确
错误
问答题
场效应管是单极型晶体管。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只有电路既放大电压又放大电流,才称其具有放大作用。
A、正确
B、错误
问答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索引表中由最大关键字查出所在的块以后,可以用二分查找算法在该块中继续查找
B、分块查找算法适用于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链表
C、分块查找算法的优点是在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记录时,只要找到该记录所属块,就在该块中进行插入或删除运算,无需大量移动记录
D、分块查找算法是线性查找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
问答题
爱因斯坦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一条长阶梯,若每步跨2阶,最后剩下1阶;若每步跨3阶,最后剩下2阶;若每步跨5阶,最后剩下4阶;若每步跨6阶,则最后剩下5阶;只有每步跨7阶,最后才正好1阶不剩。这个问题适合采用( )法求解。
A、穷举
B、分治
C、递推 
D、归并
问答题
下列语言不是高级语言的是:
A、汇编
B、机器指令
C、C
D、C++
E、Python
F、Java
G、Ruby
H、Perl
I、FORTRAN
问答题
简而言之,逐步求精方法就是一种先全局后局部、先整体后细节、先( )后具体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单选题
按求根公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一个()的选择结构。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若循环次数已知,那么我们应该用(   )循环结构。
单选题
用插入排序法对n个数据进行排序,如果n个数据完全是逆序的,则完成排序需要移动( )个元素。

微信扫码查看答案

搜题找资料更方便

手机电脑都能使用

产品建议

一起创造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