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讲老师的讲解,下列表述中,符合王阳明思想观点的是 A、所谓外在事物,其实都是在我们心理意识中呈现出来的事物。 B、这世间的“理”并不在大千世界里,而在人的心里,我们不能把物理和心灵分离开来。 C、心中无物,心外自然无物。 D、有的人懂得孝悌的道理,却不一定能孝悌。 E、王阳明把朱熹格物的范围,从人伦道德扩展到天地万物上。 F、外在事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里。 G、外在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以我们心灵的感受为转移的。 H、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积累久了,就能豁然贯通,从而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周敦颐向二程提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箪瓢陋巷何足乐?”根据主讲教师的讲解,下列符合二程观点的是 A、颜回的快乐在道德理想的追求里,而不在感性的物质欲望的满足里。 B、颜回把有道德的生活作为快乐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把满足感官的快乐作为生活的快乐。 C、颜回心安理得,安贫乐道,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它是有道德的生活,所以也是快乐的生活。 D、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获取荣华富贵,不是君子的追求。 E、颜回缺少理想追求,安于现状,知足常乐。 F、颜回出生于贫苦家庭,被逼无奈,只能以苦为乐。 G、颜回箪瓢陋巷,不足为乐。
根据主讲教师的讲解,关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主讲教师提及或赞同的是 A、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是为了回应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 B、大一统思想的提出,经过汉武帝的推扬,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指导思想。 C、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亘古至今的民族心理和深层观念。 D、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E、董仲舒从《谷梁春秋》中寻找大一统的理由。 F、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钳制了中国思想的发展。 G、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是汲取秦朝灭亡教训的理论结晶。
下列表述中,符合主讲教师观点的是 A、“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明佛生下来就不是一个常人 B、沙门思想就是我们说的佛教思想 C、生老病死只是佛陀思考人生的起点 D、苦行是佛陀坚持的修行方式 E、佛陀初转法轮,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 F、佛陀的思想之所以有号召力,与佛陀当时生活的世界有关 G、大地众生无不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佛教非常重要的观点 H、佛教在印度诞生时,沙门思想包括但不限于佛教
根据主讲教师的讲授,下列选项中,关于孔子的历史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整理文献典籍,传承中国文化 B、开办私学,推行教育,普及文化。 C、创立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文化。 D、创立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E、著六经,奠定儒家文化的基础。 F、创立儒家学派,奠定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
根据主讲教师的讲解,关于藏传佛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这一世能修行成为佛本身。 B、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发展的一种特殊佛教形式。 C、果成是相信我们本身就是佛,以佛的方式去生活。 D、萨迦派它是不禁娶妻的,所以始终可以进行夫妻生活。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索引表中由最大关键字查出所在的块以后,可以用二分查找算法在该块中继续查找 B、分块查找算法适用于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链表 C、分块查找算法的优点是在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记录时,只要找到该记录所属块,就在该块中进行插入或删除运算,无需大量移动记录 D、分块查找算法是线性查找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
爱因斯坦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一条长阶梯,若每步跨2阶,最后剩下1阶;若每步跨3阶,最后剩下2阶;若每步跨5阶,最后剩下4阶;若每步跨6阶,则最后剩下5阶;只有每步跨7阶,最后才正好1阶不剩。这个问题适合采用( )法求解。 A、穷举 B、分治 C、递推 D、归并